首页生活健康内容详情

上海部分社区试点设立“自闭症家园”

2023-04-291527858导航

为了倡导全社会关注自闭症儿童,“东方讲坛·儿童歌舞剧的表演艺术——原创儿童歌舞剧《小黑人桑宝》赏析与讲演”活动在长宁区图书馆多功能厅内举办。家住长宁区剑河路刚满3岁的陈小然(化名)叼着奶瓶看着戏,十分入神。她妈妈告诉记者,小然很乖,作为父母就是希望多带她到处走走看看这样那样的小朋友活动。

近年来,儿童自闭症发病率持续上升,相关康复机构又非常缺乏。针对这一现象,市人大代表汪美萍呼吁,在一些条件成熟的社区建立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家园,帮助自闭症儿童获得及时康复训练和专家指导,让他们获得更多重返社会的机会。

儿童自闭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儿童自闭症发病率在世界各国有持续升高的趋势。汪美萍调查发现,目前在上海就有8000名左右自闭症儿童患者。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王英校长介绍,该校是一所12年制的特殊学校。近年来,该校接收的自闭症儿童人数也持续升高,其中75%为男孩。自闭症儿童刚出生时就表现得很乖、不哭闹,家长很难发现异常。等孩子长大鉴定为自闭症时,家长病急乱投医,等孩子送进特教学校时,已错失了最佳干预期。

汪美萍发现,自闭症和弱智、精神病不一样。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儿童口语发展迟缓或完全缺乏,机械模仿但缺乏与他人开展对话的能力,不能建立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伙伴关系,缺少社交或感情交流的兴趣等。

  35%自闭症儿童有望重返社会

“若及时发现进行行为干预治疗,患儿可不同程度地融入正常社会。”汪美萍调查发现:据国内外实践证明,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建立适合他们的教育环境,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时干预,大约35%的儿童会完全融入正常社会、生活自理或自立。

更有一部分自闭症患儿获得有效康复训练后,会在音乐、美术、数学等领域具有天赋的潜质,成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才。成都有位自闭症康复孩子在2003年首届全国少儿艺术节珠江钢琴大赛中,获得北京总决赛的银奖;还有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后在2005年中日韩国际少儿艺术展示大赛钢琴比赛中,获得北京总决赛金奖。

自闭症儿童干预机构匮乏

汪美萍发现,让自闭症儿童重新回归到社会生活,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熟练心理行为干预操作的相关人员给予及时而恰当的帮助。

“对自闭症儿童,学校一直尝试用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王英校长介绍,去年11月开始,该校在华师大专家指点下,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角色游戏”康复训练法,并取得明显效果。一位比较重度的自闭症儿童角色意识很差,对老师的呼声也从不理睬。现在他可以听清老师指令,知道老师每个指令叫他做些什么动作。这让老师、家人都兴奋不已。王英校长说,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需要老师与儿童进行“一对一”训练,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特殊学校康复训练资源有限,社会上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资源如何?汪美萍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干预训练机构基本都是自闭儿家长办的,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一些民办训练机构办学经费紧张,训练设备、场地不足,师资缺乏且流动性极大……目前由于自闭症康复机构的缺乏,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状况不容乐观。

  建议社区试点设立“家园”

汪美萍调查还发现,目前自闭症家庭和机构很少有机会获得社会援助。她建议,参照目前上海市智障人士康复训练的成功经验,在一些条件成熟的社区试点建立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家园。汪美萍认为,“家园”的性质是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属公益性社会组织,明确上级主管部门,如教育局或民政局、残联。

汪美萍还建议,“家园”将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训练需要,设置个别辅导室、评估室、感统训练室、音乐训练室、个人工作室、情景游戏室、办公室、户外操场等专业训练场所,将结构化教学的环境结构充分纳入各个场景的布局中,适应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需要。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