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专家:江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2005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在美国WISCONSIN医学院以访问学者身份完成了儿童保健及儿童睡眠疾病诊治的进修;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在美国CINCINNATI儿童医院从事儿童睡眠以及发育行为儿科的临床及科研学习工作,并被美国三大儿童医院之一Cincinnati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聘任为兼职教授。全文>>
【关键词】挫折
要适当让孩子体验一些挫败的感受
sm0306问:感觉宝宝非常争强好胜,拍皮球,跑步,捉迷藏,样样都要第一名。要是成绩稍不理想,就回家拼命地练习,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江帆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你孩子的性格特点有非常好的一面,这样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强。但是同时这样的孩子对挫败感的接受度比较差,所以日常生活中,教育中要适当让孩子体验一些挫败的感受,包括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例子讲给孩子听。让她慢慢接受,其实挫折是很平常的,每个人都有。只有孩子学会面对挫折了,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了,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才会更加快乐。
让孩子明白被否定是正常的最好的方式是榜样教育
陈张御粟家长问:昨天我和孩子的谈话中突然惊讶地发现:孩子特别不喜欢被老师批评或忽视,看到别的小朋友被批评也不喜欢;有什么应该直接和老师说的,他不说,回来和大人说,好像说了也会被老师批评一样;回答问题没回答上来,就不喜欢举手和回答问题了,便排斥举手和回答问题,不喜欢自己不是一个好宝宝。孩子这是什么样的心理?是特别好强还是什么?我该怎么排解他这样的心理?会不会成为大的心理问题?
江帆答: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关心和呵护下长大的,接触挫折与被否定的比较少。当然我们并不鼓励一味去否定孩子,但是让孩子渐渐明白被否定是正常的一件事很重要。他崇拜的老师、父母或者那个大哥哥大姐姐都有被否定的时候,平时多给他些例子,他也就会明白并能够接受这种自己被否定的感受了。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榜样教育,让他从别人身上学是最直观的。
孩子遇到困难就逃?家长勿给孩子设定过高目标
Swiftminmin问:孩子遇到困难就想逃避,该如何引导?比如:生活上,早晨起来还没睡醒,就拖延时间不肯穿衣服刷牙洗脸;学习上,学到比较难又不太感兴趣的新知识点,就会焦躁不安;游戏中,不肯练习跳绳等技巧,要他搭一个比较复杂的积木也不愿意。
江帆答:容易放弃的孩子其实平时挺多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越是他达不到的,他越容易放弃。比较好的方法,其实是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每次为他设立的目标是,他挑一挑就能够得着的任务最好。这样比较容易让孩子建立自信。过简单和过难都可能会让这种性格的孩子不愿意尝试。
【关键词】分离焦虑
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不可责骂
经宜文家长问:我家女儿睡觉必须捏被角,平时爱剥手皮,最近开始咬手指甲了,这是什么原因?该如何处理?
江帆答:孩子从对父母依恋到逐渐独立,有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这个中间容易出现一些分离焦虑,表现在孩子的白天行为上,你提到的一些行为都有可能与之有关。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并不需要太紧张。孩子出现上述行为,也不要一味责骂,有时孩子越紧张,行为出现越多。正确的是,应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白天相处中,更多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理解爸爸妈妈非常爱他,但是因为他慢慢长大,所以他需要自己做些事了,或者自己睡了。孩子更多的有安全感,这些行为会慢慢消失。
【关键词】学习
动作慢是学习障碍?要留意孩子所有的学习过程
Wuyachengmama问:我们做什么都不上心,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我一度以为他有学习障碍,可能是阅读障碍之类的。因为我们在学钢琴,关于认谱,真的很差,跟他说好了,这一行都是“so“,换个地儿他又不认识了。我问过老师,老师说性格“粘子格的”、吊儿郎当,动作慢,以后读书要吃亏的,如何改掉他这样的性格呢?
江帆答:关键看孩子是不是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有这样的表现。如果学什么都是这样,那建议你带孩子进行进一步的神经心理行为评估。如果只是学钢琴或少数事情上出现,有时可能会是情绪因素所致。
学龄前孩子探究心理最强安全教育要融汇其中
summer123问:我知道儿童心理很重要,但是平常事多,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忽视。比如前段时间,我连续3次发现孩子的脸上破了,开始没在意,她也不说。第3次我开始问,但什么也不说。是别人抓的吗?不是。是碰的吗?不是。是摔的吗?不是。好不容易最后问出来的结果是,她觉得自己的脑袋太鼓了,不好看,想把脑袋扣平一点,就像妈妈这样。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她不来找我帮忙呢?竟然忍受疼痛也不告诉家长。
江帆答: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探究心理是最强的。他们往往对什么都好奇,都想了解个究竟。有的孩子性格很独立,就会自己去探索,而不依赖家长。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个性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也需要正确引导,尤其是可能会因为探究出现危险等,需要慢慢让孩子理解。所以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或者故事,让孩子知道,她有这样的想法很好,但是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安全教育需要融汇在所有的孩子教育中。
【关键词】性格
内向的孩子不可能被改造成外向的
cj改名了问:宝宝上幼儿园,大概已经有三年不叫人了,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余人一概不叫。接她放学,经常听到小朋友叫她,她也不睬人家,家里人都很着急,这种性格长大连朋友都没有。和她沟通过,谈过心都没用。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呢?
江帆答:每个人的性格个性都不一样,内向的孩子你不可能完成改造成一个外向的。但是可以引导。对于你的孩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孩子除了不叫人,其它与人相处,交往是否都正常。如果与人交往,包括与小朋友交往也比较孤僻,不合群。那就需要去进一步评估了。如果只是不叫人,那家长一定不要太急,尤其不要逼迫或责骂。因为对于这样个性的孩子,越逼越退缩。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个她能接受的方法,比如,见到人不叫,但是和别人拉拉手。然后给他很大的鼓励。然后慢慢再引导她到渐渐的叫人上,记住一定不要操之过急。有时会适得其反的。
【育儿加油站】2013年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医学专家咨询公益活动
【4月25日13:00 专家在线】入园分离焦虑,怎么办育儿加油站邀请沪上知名专家为家长解答教育、心理、医学方面的问题与困惑
参与论坛互动
什么是育儿加油站?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