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法”是结合运用离散单元教法(又被称为强化疗法)的一些方法和情景教法的基本原则,而发展出来的对于自闭症幼儿和其他发展性残障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一个体系。“自然教法”强调对自闭症幼儿的训练应当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情景的互动,更适用于普特融合中分合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一、个案描述
本案中记录了一名中度自闭症患儿,其主要特征为,语言发展、情绪发展、行为异常等。他对生活中的同一性有着近乎强迫性执着,某一段时间重复性的肢体动作,不停翻转手中的“物品”,同时把“物品”放入嘴巴,一旦离开刺激物,幼儿则情绪变化大,吵闹、尖叫、上蹦下跳,多动不停。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幼儿:毛毛,性别:男。2005年进入特殊班。
医学诊断::由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中度自闭症
(一)语言发展
语言发展迟缓,有为数有限的单词,只能跟着大人说一些最简单地单词,说话时的语调平板单一,随时伴有断断续续地重复的词。例:跟着老师说:“我”,孩子会连续说:“我我我我我”。
(二)情绪发展及行为异常
兴趣的异常狭窄,不能自然地介入模仿性的玩耍。对生活中同一性的执着。例如:要大便了,他一定要拉着你回家,并拌有强烈的情绪波动,大哭大闹。对生活常事的同一性与重复性的坚持,以及对多样性与变化性的拒斥。重复性肢体动作特别严重,不停地翻动手中的任何物品(纸条、积木、纸板),当要控制他行为时,孩子情绪波动大,尖叫的同时拌有上跳下跳的动作,并把手中的异物藏起来。当情绪波动大时,无任何安全意识。
(三)家庭情况:目前孩子与母亲和外公,外婆住一起。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教师。家庭教育无规律性,饮食结构不平衡,孩子在家无任何目标性。表现在:放假一段时间,当孩子来园时,不肯吃饭(白饭也不吃),异常行为难控制(只要手中有异物,会不停地翻转,满足他对视觉的需要),目前请一位“陪读教师”整天陪伴幼儿。
三、训练目标、内容、时间
(一)目标
根据目前对毛毛的观察、评估(自闭症幼儿心理评定量表)的结果.教师与“陪读老师”一起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因为自闭症幼儿的情绪障碍并不是靠一朝一夕的训练旧能取得效果,目前毛毛较明显地的重复性肢体动作的出现,阻碍了他各方面的发展,一但教师进行干预,孩子就会发生情绪波动,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会直接影响到幼儿语言发展、情绪波动性大,有时行为难控制等。在“自然教法”中对中度自闭症幼儿的情绪自控力进行分合教育的训练是目前至关重要的。
(二)内容
1.在自然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和陪读老师逐渐控制和减少幼儿重复性的肢体动作,逐渐到有平稳的情绪。
2.在情绪控制的基础上,在“分合教育”中使幼儿在认知、语言、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三)时间(约一学年)
四、训练的途径、方法和效果
(一)第一阶段:使用简单清晰的指令,减缓可控制幼儿重复性的肢体动作。
1.描述:幼儿对环境的接纳和关注,表现在进入班级后情绪较稳定,情绪稳定的基础是幼儿的手上一定有一件“物品”,“物品”的来源是墙上的纸、玩具橱中的积木等,教师不进行任何干预,幼儿会不停地、反复地反转,同时有良好的兴奋情绪,对任何事情无兴趣。一旦阻止幼儿的情绪波动异常,有时难以控制。
2.环境诱导法:利用真实的教育环境来干预幼儿异常行为,使幼儿情绪逐步得到缓和,异常行为逐步得到控制。
①教师使用简单清晰的指令,阻止行为的产生。当看见孩子把异物拿在手上,不停反转时,老师看着他,他也感觉到老师也看着他,当教师使用简短清晰的指令-给我,孩子就有了正确的反应。
②陪读老师跟踪控制幼儿的行为。每天有陪读老师跟踪孩子,当有异常行为产生时,及时用指令控制。
3.效果:对自闭症幼儿来说,任何发展成为不断重复的动作,就是一种应予矫正的症状。对幼儿来说这段时间重复性的肢体动作特别明显,同时板有情绪波动,在矫正过程中从教师和陪读老师同时介入进行干预,我们每天在这自然的环境中,当幼儿有异常行为产生时,适时介入有明显的效果。
(二)第二阶段:重视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分合教育。
1.描述:当孩子的异常行为有一定控制时,根据幼儿的发展
2.自然教法中“分合教育”
①分教育: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针对幼儿现阶段在认知、情感、语言等发展,教师设计了《花儿朵朵开》这节个别训练活动课。弥补幼儿不足方面,教师材料的投放比较直观,教师指令清晰(贴上红色的花),幼儿寻找到红色的花,自己贴上去。操作活动从教师协助到幼儿听懂指令自己完成操作活动,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的情绪很平稳,目光关注操作物的时间也在延长。从个体幼儿出发,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边看的同时,完成贴花的游戏。当孩子完成任务时,教师充分运用自然的奖励物—吃糖、吃巧克力等鼓励幼儿。在目标行为法中,教师采用逐步引导的方法。因而对孩子的努力和反应都给予及时的奖励。
②合教育: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进行融合活动。创设了《吃火锅》的游戏教育环境,虽然幼儿没有点菜的能力,但普通幼儿能协助毛毛点好菜,引导他运用吃火锅的用具一起用筷子夹、用调羹捞等。可以看到他能正确地使用筷子夹圆圆的肉丸和鱼丸,能从“火锅”里夹出肉丸放入自己的碗里,以前会把东西放入嘴里,现在没有了。情景化互动的同时,隐藏着生活化的再现。
3.效果:当幼儿情绪得到有效控制时,在自然教法中进行“分合教育”,在分教育中针对个体幼儿设计个别化的活动方案,在合教育中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特别是教师和陪读老师同步干预,有明显地效果。
五、问题与建议
从理论上说:“自然教法”有起特殊的优点。可以提升自闭症幼儿行为的主体性、自然性和普及性,还可以增强自闭症幼儿学习动力并减少抵触行为,从而有平稳地情绪。
(一)教师和陪读教师同步进行干预效果比较明显
在矫正幼儿重复性的肢体动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幼儿每天可接触到的,自然原味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和陪读教师跟踪同步干预,有效控制有效果。从刚开始毛毛有强烈的暴躁情绪,逐渐到有缓和的情绪,同时适当的进行控制及食物奖励,创造特定的各种情景以激励自闭症幼儿跟着你学,使这种努力在自然结果中得到奖励和强化。
(二)分合教育在“自然教法”中的运用还需要针对不同的自闭症幼儿
当幼儿的某一异常行为得到控制时,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训练方案,在有分有合的自然教育环境中使自闭症幼儿各方面能得到发展。十分重视训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在不同的场合用多种个体训练来反复训练同一技能。
(三)家园同步教育是关键,陪读教师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陪读教师”在干预幼儿行为,对幼儿发展只能起到暂时性的辅助作用。虽然幼儿在幼儿园几乎没有重复性翻转手中的异物,因为他的行为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受到了教师和“陪读教师”的控制。但幼儿回到父母身边,脱离了受控的环境,父母没有干预的方法,重复性翻转异常行为次数只会增强、不会减少,幼儿会出现两面性。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