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健康内容详情

运用“感染法”在分合教学中对障碍幼儿进行生活能力的培养

2023-05-021408058导航

“分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基点为减少障碍幼儿最少受限制环境,提供为多方面的环境支持。其基本内涵为:

(一)、障碍幼儿的教育服务应尽可能在正常儿童的教育环境之中进行,使其有尽可能多的参与正常幼儿生活的机会。这样障碍幼儿在向正常化发展的过程中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二)、对于障碍幼儿减少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拓宽受教育渠道,为其提供多方面的发展支持,促进其生活能力的发展。

因此提供特殊的手段和特别的环境及服务,帮助其发展潜能尤为重要。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分有合,不但保障障碍儿童在普通群体中接受正常的教育——回归主流,而且让他们在更具个性化的教学特教班中接受更为科学的学习教育——课程分流。从中完善幼儿园教育的支持系统,在人际、环境等各个层次提供支持帮助。

采用“分合教学”模式,既保证了障碍幼儿有足够的时间与正常幼儿一块学习、生活的时间,也保证了他们能从自己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进行难度方法、形式都更适宜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有利于障碍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其学习生活的实效。

  一、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研究的目标:一方面,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促进障碍幼儿的生活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体现“回归主流”的教学思想,让他们在正常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学习生活能力。

研究对象:特教(2)班全体障碍幼儿

研究时间:2006.3——2007.1

研究方法:环境感染法同伴感染法成功体验法互动感染法家庭感染法

指导策略有:

环境感染法: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障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障碍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分合教育氛围,让障碍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生活习惯。

优美和谐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障碍幼儿往往性格孤僻、意志薄弱,我们营造了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分合环境,良好的班风、亲切的交谈、鼓励的目光、轻柔的抚摸感化了障碍幼儿心中的坚冰,使其感受到浓浓的师爱,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充分利用分合教育的潜在因素,开发障碍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创设多种形式的区角活动,参与普通班的活动等,让这些障碍幼儿能主动地与人交往,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对障碍幼儿开展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注重为障碍幼儿创设安全、整洁、明亮、温馨、充满美感的生活环境。安全的环境能给障碍幼儿以安全感,让他们稚嫩的生命有保障;整洁的环境让障碍幼儿感受到舒适,并从中学会整洁、温馨、美感的环境能让障碍幼儿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从而从小热爱生活。同时,在生活环境的创设中我们还考虑到环境的丰富性,让障碍幼儿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更自在地与环境互动,从而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更好地学会生活。如:刚入园的障碍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比较陌生,再加上恋家情绪较严重,对生活技能的培养不易开展。因此,我们先从精神和心理上入手,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增强信心和产生生活自理的兴趣。如:采用合教育:通过邀请个别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穿鞋子、叠被子等生活技能,使障碍幼儿产生“要学习”的心理;采用分教育:给障碍幼儿听《我有一双小小手》和《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歌曲,并进行表演,通过歌曲感染障碍幼儿,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了障碍幼儿学习的愿望。

如:冬天的主题活动“给小朋友穿衣服”时,我们采用分教育时不仅通过给小朋友穿上冬天的棉衣,棉裤和棉鞋的方式让障碍幼儿了解冬天的服装。我们还为障碍幼儿提供了一些涂色用的棉衣,装饰用的围巾,帽子和手套,在语言角中让他们通过钓鱼来认识这些字。

新年来临了,我们采用合教育时不仅把教室的环境创设好,还让障碍幼儿在吃吃,撕撕,涂涂,粘粘,包包中体验新年来临的快乐,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变魔术的方法激发障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包糖果。

同伴感染法:这是促使障碍幼儿发展的有效策略,通过小组、同伴间的协作,来培养障碍幼儿的合作意识,减轻障碍幼儿的心理压力,体现生生互动。在集体活动或个训时采用同伴感染法,效果特别好,使教师既能照顾到全体障碍幼儿又能兼顾到个别差异,使其能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实践,在教师指导与同伴帮助下尽可能自己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摆脱被动依赖的心理。多次的实践证明,同伴感染法不失为一种有效干预的良策。传统的个训,往往采用一对一的方法,会使障碍幼儿比较被动,压力大,效果不太理想。而同伴感染法则使他们很放松,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达到较理想的训练效果。合作伙伴可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来确定,由班中的障碍幼儿轮流担任。

当障碍幼儿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我们有意识地训练他们,使之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结交友谊,享受交往的乐趣,提高交往的能力。每期开学时都请家长为自己的障碍幼儿带一件玩具到园,丰富班上的玩具。在活动和教学中让障碍幼儿学习怎样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你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又该怎么说?这样,让障碍幼儿们从不会分享玩具,学会用“我和你换着玩”、“我们一起玩”等,学会与同伴交往,从而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活动结束后,请能力强的障碍幼儿讲讲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说说自己的玩具给谁玩了,与同伴是怎样一起玩的等,让障碍幼儿相互交流交往的方法,这样,障碍幼儿的交往能力就可得到明显的发展。

成功体验法:成功的体验很关键,如果一直受挫会不利于障碍幼儿自信心的建立。我们一般采用语言、表情、小奖品等方式,对他们良好的生活行为、点滴进步予以及时表扬、鼓励,使其良好的生活行为得以强化。通过激励,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并逐渐认识到自身价值。我们还有意识地为障碍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能在较突出的一方面获得快而好的发展,形成特色,自我完善。

我班的成功体验法主要运用在障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上,要求他们学会独立用勺吃饭,拿杯子喝水,会洗手,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然而刚开始时障碍幼儿不会穿衣服,袖子伸不进,钮扣扣不好,在家里都由成人帮助。上幼儿园该自己学着穿了,钮扣洞对不齐,在老师的指导下,硬是对上一遍,二遍,直到对齐,裤子拉不上,硬是哎哟,哎哟用力拉,直到穿上为止。在障碍幼儿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障碍幼儿的自信心,让障碍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障碍幼儿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当障碍幼儿取得一点进步,如果我们不给予适当地表扬或肯定,那么障碍幼儿一定会觉得“没什么意思?”“我不想干了”等感觉,从而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除了组织障碍幼儿进行生活技能方面的练习,每天都有一次评比的活动,对表现好的、有进步的障碍幼儿给予表扬奖励,如:吃午饭不掉米粒了,能独立进餐了,会自己穿鞋了,游戏结束会将玩具送回家等等,得到表扬的障碍幼儿感到自豪,同时也激励了其他的障碍幼儿。当然对于能力较差的障碍幼儿要给予个别帮助,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其信心,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互动感染法:在生活活动中,注重发挥障碍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根据障碍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容,准备适宜的材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活动过程中,努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师生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生活知识,激发这些障碍幼儿的学习动手能力的欲望,提高生活能力。

我们把生活自理技能设计成有趣的情景故事,形象的儿歌,让障碍幼儿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内容,懂得粗浅的道理,通过师生互动掌握动作技能。

如:学吃饭:我们在培养障碍幼儿自己吃饭时学习让其自己吃饭,让障碍幼儿自己吃饭,虽然边吃边掉饭粒,但我们老师还是坚持让他们自己吃,随时帮助纠正拿勺的姿势。我们还和障碍幼儿产生互动,提醒他们:“小调羹,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胖。”

如:穿脱衣裤:障碍幼儿在自己学习穿脱衣裤时,常常穿反,或穿错,男孩子把小鸡鸡洞穿到了后面,女孩子把花纹穿到后面,两脚穿在一起。我在边指导的同时边用儿歌的形式教他们:“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看仔细,再让两脚钻山洞,一只脚钻一只,比比哪只先出洞。”在穿衣袖时他们常常会忘记拉里面的衣袖,我们形象地称里面的衣袖为弟弟妹妹:“拉上小弟弟,拉上妹妹,钻钻长长的象鼻弄,钻呀钻,钻呀钻,钻出来后再放开。”这样能力强的障碍幼儿掌握了这一技巧,里面的衣袖就不会缩进去了。

大多数障碍幼儿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午餐时总有一些障碍幼儿心不在焉,饭含在嘴里不咽下去,或者不愿自己吃,吃饭的速度很慢,有的还有严重的偏食习惯。于是我们给障碍幼儿讲了小熊的故事,并请熊妈妈来看小朋友吃饭,熊妈妈好还教了障碍幼儿吃饭的方法:“我用小调羹舀饭,不多也不少,把饭送到嘴里,嚼呀嚼,咽下去……”熊妈妈还给吃的快得小朋友发了五角星。这一招真灵,障碍幼儿渐渐地能独立地进餐了,教师及时对有进步的障碍幼儿给予表扬,巩固其良好的行为。

又如,我们组织障碍幼儿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让障碍幼儿认识自己的茶杯、毛巾,我们首先为障碍幼儿准备了各种颜色的小标记,让障碍幼儿选择喜欢的标记,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然后根据手中的标记去寻找自己的茶杯和毛巾,先找到的障碍幼儿给予表扬。同时,我不失时机地教给障碍幼儿如何正确使用保暖桶,怎样把手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小手。障碍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这些生活技能,同时也提高了障碍幼儿学习的兴趣。

每次自由活动之后,障碍幼儿总是忘了把玩具收拾整理好,到处乱扔的现象较多,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织障碍幼儿帮“玩具找家”,并给做的好得障碍幼儿以表扬,奖励“五角星”,并让其他障碍幼儿向他学习,让障碍幼儿形成游戏结束后应将玩具放会原处的好习惯。

家园交融法:家庭教育是影响障碍幼儿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障碍幼儿良好生活习能力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家长是障碍幼儿的第一位老师,要做好他们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当障碍幼儿在幼儿园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形成的生活能力,应该在家庭中继续练习、巩固。因此,对障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我们通过《家长园地》与家长面谈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障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一些科学的方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希望家长在家能鼓励障碍幼儿独立进餐、就寝,并提供给障碍幼儿一些劳动的机会如:自己穿脱衣服、洗手、整理玩具等,并且要持之以恒,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一致的态度,让培养障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这项活动得到顺利的开展。

二、研究的结果

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实施生活教育的分合教学,把生活作为障碍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充分挖掘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对障碍幼儿成长发展有意的教育内容,使障碍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中获得经验,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充分尊重障碍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引导他们学习。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障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分合。如:分的教学:让障碍幼儿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们不事事依赖他人,学着自己如厕、用餐、穿脱衣;合的教学:引导他们和同伴交朋友,学着与人交往,交换玩具玩等。

障碍幼儿生活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障碍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氛围,使障碍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反思

(1)加强对障碍幼儿生活能力的教育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加强对障碍幼儿的生活教育应同时取得家长的多方面支持,为我们的教育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我们教师和幼儿的事,还需要许多人的参与、合作,更需要有利的环境因素,其中,家长的深层次配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此,如何引导家长更为科学地教育子女,改变目前教师孤立无援的局面,是目前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在实施“分合教学”模式教程中,我们发现,基本的运行框架是完整有形的,在进行具体的“分”教过程中,需要更为有效利用幼儿园的特色,调整课程结构,构建有本园特色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