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健康内容详情

在分合教育中利用“感知训练法”提高障碍幼儿数活动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3-05-021515658导航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智慧发展一般都经历四个阶段:2岁前的幼儿是感知运动阶段(感知动作)水平,2-6、7的幼儿是前运算阶段(表象思维、直觉形象思维为主)水平。但对障碍幼儿来说有的只停留在2岁前的感知运动阶段的初期,他们没有手眼口一致同步数数的能力、只有机械性、刻板性从头到尾数数方法。有时只是一种单纯的口头唱数行为,。对此,我将从障碍幼儿自身的现状出发,充分利我园普特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在分合教育中以“感知训练法”为主,提高障碍幼儿数活动能力。从障碍幼儿的生活中找寻数活动的素材,将数教育回归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投入到游戏中去,使数活动更适合每一位障碍幼儿的发展。

一、积极开发可利用的融合教育资源,逐渐提高障碍幼儿数活动的能力。

在特殊班中障碍幼儿有三种类型:自闭症、弱智、脑瘫(其中自闭症占90)。由于障碍幼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实践中我们感悟到只要在“分合教育”中才能满足个体障碍幼儿的数活动的发展。

1.环境诱导法: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创设一种独定的融合的环境使障碍幼儿从适应—接纳—融入—发展。包括为障碍幼儿提供开放式普通融合学习的教育教学环境,创设适合普特幼儿共同投放式和操作式的数活动游戏环境、创设障碍幼儿与普通幼儿之间相动式的教育环境,充分和挖掘现有的融合教育资源,在实践中寻求适合每一个障碍幼儿可开发的空间。

2.感官训练法:障碍幼儿由于存在不同及多种的障碍,主要表现:无目光注视、感官之间不协调,没有手眼同步跟踪能力,对任何物体接触的时间较短等多种不稳定的因素,缺乏必要系统地学习能力,早期干预中运用“感官训练法”对障碍幼儿数活动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例:任何数数活动需要多种分析器参加,并存在互相且协同的动作(语言运动、运动和视觉)分析器参与,缺一不可。感官训练法对障碍幼儿的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障碍幼儿分合教育中数活动的实施。

把握障碍幼儿数活动认知水平的起点和落点是十分关键的。把障碍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合教育,分段式把同异或异质的障碍幼儿和普通幼儿组成学习小组,满足个体障碍幼儿发展的是我们研究的宗旨。

1.同异障碍幼儿数活动:把目光注视时间短,没有任何数数能力的障碍幼儿组成学习小组。例:把无语言、手眼跟踪比较弱、没有手眼口一致1-3点数能力的自闭症幼儿,运用演示协助法能延长幼儿目光注视的时间,反复让幼儿感知操作,一旦幼儿建构了手口一致点数1-3的能力,相对而言幼儿同时建构了手口一致点数1-5或1-10的能力。

2.异质障碍幼儿数活动:把不同障碍幼儿但具体相同数数经验的障碍幼儿组成学习小组,提供适合幼儿的数活动材料,帮助幼儿巩固和提升已有的数知识经验。例:把已建构1-5数数能力、有1-5以内数物点相对应能力的自闭症和弱智幼儿创设各种情景化游戏的环境,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数知识点。游戏疗法中〈寄信〉游戏活动,是适合异质障碍幼儿共同学习的一种新的方法,在活动中障碍幼儿之间的互动在游戏中能够更好地体现。

3.时间段融合数活动:利用普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资源,客观分析障碍幼儿个体发展,创设适合他们融合的数活动学习时间段。对个别障碍幼儿实施不同融入式的数活动学习。例:对聪聪小朋友实施半日制的随班就读,参与普通班幼儿的生活,包括各类教学活动,还得到了普通幼儿的夸奖,在数活动方面能与同年龄的幼儿同步,有的会超越同年龄的幼儿。对弱智铭铭实施部分随班就读,参与普通班幼儿数教学活动,但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感官训练法”能有效地提高障碍幼儿数活动能力。

由于“数”是从现实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调动障碍幼儿视、听、触摸、运动等多种感官训练学习,改变注入式的灌注教法。以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创设游戏化、生活化的数活动空间,不断反复地体验数活动给障碍幼儿带来的快乐。

1.建构最基本的数活动能力从感官训练入手。

对障碍幼儿来说各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与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障碍幼儿之间的症状不同,所以根据不同幼儿的症状适合他们的数活动。建构最基本的数概念是每一位障碍幼儿都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感官训练是关键。在“感官训练法”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教学教育实践我们研究出适合不同障碍幼儿数活动学习的训练法,多媒体数活动中的《演示操作法》-挂彩灯、感官训练法中《听罐》游戏、目测操作法中的《分纽扣》等,对幼儿数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主题活动形式可以逐步提高障碍幼儿对数的理解能力。

结合“二期课改“的精神,观念和理念。在特教事业这领域中探索如何为不同障碍幼儿创设属于个体发展的“新教材”。我们从单一的、机械性的训练,到比较有目的性的,逐渐到以主题活动为主线,有系统地把数活动融入到主题中,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数活动的素材,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实施。例:《秋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根据不同的障碍幼儿数活动的能力,创设了各种不同的数活动操作材料。《苹果熟了》是帮助幼儿建构一一对应,《树叶渐变过程》是帮助幼儿目测从多到少,《开水果店》是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分类的能力等等。把数活动有效地融入到主题活动,可以看到障碍幼儿不但在数能力方面有大步提高,在其它也有不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四、建议和体会

1.分合教育中使每一位障碍幼儿有了自己数活动的“新教材”。

对每一位障碍幼儿我们正在寻找一种适合障碍幼儿发展的数活动训练的方法。能比较教学方法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游戏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认数,使幼儿对认数发生兴趣,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数学教育。教学时要按照实物操作→表象→抽象概念的顺序逐步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数概念。还要根据各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恰当地提出要求。

2.对障碍幼儿数活动的研究永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幼儿是一个动态的区间,也就是说它既是动态的,也随着每一个特殊幼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又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在这个区间每个特殊幼儿可以有选择相对弹性的适合自身发展目标。我们认识到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虽然有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特点,它又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掌握数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仅要会数数,还要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顺序和大小等。特别对有障碍的幼儿来说,波动比较大,平时应注重幼儿已有经验的操作、练习与巩固。

3.融合活动能满足不同障碍幼儿的各方面发展。

融合,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障碍幼儿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共同接受学前教育。因为障碍幼儿数活动比同年龄的幼儿起步低,严重的障碍幼儿几乎没有任何数活动能力。从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逐渐融入到特殊班一个动态融入环境,根据障碍幼儿的发展现状逐渐融入普通幼儿之间。他们从情感、能力、沟通、语言等方面多会有大步提高,这是我们所期望的目标。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