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媒体认知活动特点
多媒体认知活动深受小朋友喜欢,它以许多优势而逐步成为多元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结合特殊幼儿分合教育形式,教师有目的地组织特殊幼儿开展同质或异质的多媒体教学活动,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训练效果,挖掘其潜能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针对特殊幼儿特点,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法对开展认知分合活动的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
二、分合活动的策略
(一)按幼儿类型匹配相应分合活动
1.观察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
教师观察了解班上幼儿的发展水平是进行有效分合的前提和关键,我们分别
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了解,一是日常生活;二是游戏活动;三是教学活动。对幼儿的日常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2.评估记录幼儿各领域发展分值
在学期前期、中期和末期进行发展评估测试,记录运动、语言、认知、自理
和适应五大发展领域的分值。既有幼儿的个别发展评估表,又有同一类型幼儿的横项比较表。为进行合理的分合教育提供量化的依据。
(二)按训练内容匹配相应分合活动
1.根据幼儿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幼儿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五大领域的训练内容,其中有优先训练项目,即每
个幼儿都有重点需要训练的内容。分合教育就应结合幼儿训练计划来开展,可以是个体的需要,也可以是集体共性的问题。
2.按照班级主题活动内容安排
多媒体分合内容的选择还应与班级每月的主题活动内容紧密联系,因为主题
背景下的许多活动都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为教师预设的,也有从幼儿兴趣点生成的内容。
三、分合训练方法的运用
多媒体认知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感知内容,色彩鲜艳的图象画面,以及动态的
视觉效果,吸引了特殊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合理利用分合教育就能恰到好处地把多媒体训练的优势显示出来,以不断增强训练的有效性,帮助幼儿康复。
分合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可以是特殊幼儿的同质或异质小组,也可以是普通和特殊幼儿融合的异质小组,关键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多媒体训练活动的特点来为幼儿分组。
(一)美工活动中的分合方法
分合活动可以变拒绝为乐意,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特殊幼儿精细动作一般
比较困难,对握笔、涂染等技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因此美工活动以分为主,可以重点进行撕纸、粘贴、涂染和泥工等技能的训练。但在一些欣赏活动中可以采用合的方法,可达到提高兴趣的作用。
1.善于激发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人参与活动的动力。在多媒体分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从拒绝到接受,有效进行有关技能的训练。如“找圆点”活动,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点吸引幼儿,从第一步视觉注视,到第二步手眼协调地指出圆点,再按照动态的演示把两个圆点连起来,画出横线、竖线;最后第三步可参加“大笼子”活动,手眼协调一致地画出线条,变成大笼子,把老虎、狮子关起来。
2.注重材料的可操作性,发展小肌肉能力
“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是多媒体分的教学活动,教师采用动态的课件演示与实物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幼儿撕纸并粘贴,最后红色纸变苹果,黄色纸变梨。“吃火锅”是多媒体合的活动,教师提供的材料有橡皮泥、皱纸、剪刀、塑料小刀等。幼儿用橡皮泥撮肉丸,剪开纸张做粉丝,用皱纸包蛋饺。材料的可操作性,使幼儿的小肌肉能力得到了发展。
3.选择的具体方法
(1)观察演示法
教师在多媒体分合活动中,利用课件演示的方法,吸引幼儿目光注视,鼓励
他们通过观察,按演示步骤理解活动的重点。
(2)模仿操作法
教师在多媒体分合活动中,利用课件小步递进、层层深入的特点,为幼儿掌
握线条、图形、色彩概念提供示范,以达到同步练习的目的。
(二)认知活动中的分合方法
多媒体分合活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弥补特殊幼儿认知的不足。教师设计不
同的教学课件,帮助特殊幼儿分辨颜色与图形,认知物体,理解“有、无”、“是、不是”、“多、少”,以及“大小、上下、里外”等概念。
1.调动幼儿感官,重视尝试和体验
“包糖果”是多媒体合的活动,教师提供彩色纸张,请幼儿为娃娃准备迎新年的糖果,课件中一颗颗跳动的糖果吸引着幼儿的视线,产生了自己动手包糖果的愿望。教师提供的材料有圆的有方的,有硬的有软的,还有各种颜色。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感受不同的材料、形状和颜色。把包好的糖果放进盆里,送到娃娃家里,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当大家一起吃糖时,教师又鼓励他们分给同伴吃,幼儿又多了一次分享的体验。
2.设立分层目标,加强针对性指导
教师在多媒体合的活动“喂娃娃吃饼干”中,制定分层目标,帮助幼儿理解
形状概念。鼓励幼儿按娃娃的嘴巴形状喂一样形状的饼干,有的逐一配对,有的连续分饼干,还有的动手画饼干喂娃娃吃。“吃水果”是多媒体合的活动,其中分层目标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跳一跳都获得提高。如:开始部分的帮助小熊找水果环节,幼儿必须在规定时间里,找出被树枝、小草遮挡住的水果。然后学习分类放入火车车厢,并学习命名,与文字配对。
3.选择的具体方法
(1)卡片配对法
教师在多媒体分合活动中,采用课件与实物或卡片配对的方法,训练幼儿分
辨物体的能力。
(2)分层指导法
教师在多媒体分合活动中,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制定分层训练目标,提供相应的分层指导。
(三)语言活动中的分合方法
多媒体分合活动可以变呆板为生动,促进幼儿行为的转变。自闭症幼儿存
在刻板行为,其他幼儿行为也比较单一,造成训练中的配合能力相当弱。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又比较多的包办代替,喝水时为幼儿端杯子,如厕时为幼儿脱裤子,致使孩子自理能力低下。教师结合幼儿生活设计大量分合活动,对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语言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创设语言环境,鼓励多讲多练
“晒被子”是合的教学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启发幼儿讲出冬天
人们喜欢出太阳,妈妈可以给宝宝晒被子。结合立体教具,创设幼儿练习的机会,鼓励幼儿学说“暖和、香喷喷、舒服”等词,并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为娃娃做一条新被子,做成的小花被丰富多彩,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被子上有小动物、小花或格子图案的。不同的画面都可成为幼儿练习语言表达的好素材。“好朋友”活动中教师鼓励不同层次的幼儿练习语言表达,如:轻度自闭症幼儿把亲手做成的荷包蛋送给普通班的好朋友;唐氏综合症幼儿把荷包蛋装进小火车中好朋友的车厢;无语言自闭症幼儿学习配合“你好、欢迎、谢谢、再见”的儿歌内容,进行肢体语言表达。
2.增加互动机会,引导模仿交流
“公共汽车开来了”是多媒体合的活动,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讲出乘过什么车,每天乘几路公共汽车上幼儿园?教师分别为自闭症、脑瘫和弱智幼儿制定相应分层目标,分别落实。自闭症幼儿找出卡片与课件图示配对;脑瘫幼儿区分汽车的路牌;弱智幼儿动手用椅子搭汽车,装上车轮。最后有的当司机,有的当乘客,大家一起玩公共汽车的游戏。在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幼儿互相影响,互相模仿,特别是唐氏综合症幼儿的语言发展较好,她带动自闭症幼儿学说“公共汽车、车门、车轮”、“司机、乘客、上车、下车”等词。
3.选择的具体方法
(1)生活情景法
教师在多媒体分合活动中,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活动情景,鼓
励幼儿多说多练。
(2)互动练习法
教师在多媒体分合活动中,增加特殊幼儿之间或与普通幼儿之间的互动游戏,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四、思考
1.合理把握互动功能
多媒体分合活动中的互动应包括师幼互动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人机的互
动。教师应充分发挥互动的功能,克服单项传授和灌输的弊端,让幼儿在愉快的互动中学习和提高。
2.发挥家长协同作用
多媒体分合活动可以向家长定期开放,使家长在了解的基础上配合教师共同
训练。家长在训练活动中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康复状况,因此教师应具备培训家长的素质。
3.其它方法的联合运用
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分合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在具体操作时,应把握好“度”的适当,惟有紧紧围绕训练目标,遵循特殊幼儿的发展特点,并加强与其它方法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评论列表(0条)